与上层社会使用的、以官窑为代表的瓷器重视釉色不同,吉州窑瓷器装饰大量的纹样,以剪纸贴花瓷器、釉下褐彩瓷器表现得更为丰富,表达了人们的各种情感。实际上也在潜移默化地传递文化、教化民众。
文士意趣
宋代文人士大夫社会地位高,文人意趣对工艺美术产生的影响巨大。吉州地方文人意趣在吉州窑瓷器上得到充分表现,其纹样主题为:陶冶情操,寓意爱情,送达思念,传递情意。
宋代有理想、有抱负的文人士大夫十分注重修身洁行,这是为人之本,为官之道的基础。在中国文化中,那些被赋予高洁品格的花卉,无时无刻地熏陶人们的性情。
王安石把梅花的个性与品格作了一个集中的概括。她傲雪耐寒、独吐清香,有着孤高脱俗、贞洁自爱的个性。宋代江西文人钟爱梅花,形成了专画梅花的画家群体,以扬无咎(1097~1169)为其代表,被冠以“江西墨梅”。
庐陵人爱梅花。梅花纹是吉州窑最有特色的一个纹样主题,表现得如此集中、如此多彩。这些梅花纹形同纸画,花瓣“变黑为白”。其小景图式,枝干虬劲,自然清秀,高洁素雅。在形式上既有折枝梅花,也有梅竹纹、梅鹊纹、梅月纹;在表现上有剪纸贴花,还有褐色彩绘。
莲花雅丽端庄,清幽玉洁,被看作佛教文化的符号,也被宋代文人视为君子。北宋文学家周敦颐的作品《爱莲说》中赞其“出淤泥而不染”。庐陵人同样喜爱莲花。莲荷纹是吉州窑使用最多的纹样之一,或绿釉上刻划,或以褐彩绘画,花姿多变。
走上小桥,望荷塘,我们似乎看到了周必大回乡掘池种莲的情景,亭子里的的影视短片《瓷画寄寓文人画》,集中演绎了具有文人意趣的吉州窑图纹。
菊花被赋予了不媚世好、卓然独立的品性。自晋代陶渊明以来,菊花被赋予了更多的人文色彩。吉州窑菊纹多样:盏形如菊花盛放;折枝菊花清香;锦地菊花铺面。釉下褐彩菊花中,细描花蕊如同葵花,写意花蕊好似螺旋。
兰花有贞洁幽美、清雅淡泊的品格,故名君子兰。兰花纹在吉州窑以釉下彩绘中较多,中锋出笔洒脱,兰叶飘逸如带,营造出清雅之意境,与宋代纸画的兰花相比,风度不减。
爱是人类情感中永恒的话题,男女之间的深情长爱是世上最为美好的情感。在古人的眼中,许多花草、禽兽都被视作爱的化身。
桃花在唐代比拟美人,象征爱情。宋代叶绍翁《游园不值》:“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脍炙人口,流传广泛。吉州窑桃纹表现特别,折枝桃花在风中舞动,单朵的桃花绽放,花瓣硕大,都透出浓浓爱意恋情。
鸾凤齐飞,鸾歌凤舞,均象征爱情。这是织绣的鸾凤纹。吉州窑凤纹表现方式多,有剪纸贴花的,有釉上彩绘勾勒的,还有釉下褐彩细描的,各自别有韵味。形姿多有不同,凤纹展体,姿态飘逸;鸾纹团形,形态静止。凤多成双、亦有三凤,或伴花蝶,或与龙配。
鸳鸯古代喻为夫妻,象征忠贞的爱情。吉州窑釉下褐彩鸳鸯纹,如同纸画上的池塘鸳鸯图,笔触细腻,形象生动。在池塘之中,莲荷、芦苇、茨菰之旁,成对鸳鸯游弋,亲昵爱恋,姿态迷人。
在宋代文人眼中,许多景物都能表达意象,传递一种意境。吉州窑吸取文人画的意蕴,以物表意,以景传情。
萱草在唐代喻为母亲,宋代又有母亲花的意象。吉州窑折枝萱草纹花朵不大,叶片细长,近于写实,表达了“寸草花心”以报“三春晖”的爱母主题。
海棠繁花锦簇,妖娆娇媚,却在冬春开放,风骨铮铮,故其既富贵高雅,又平易近人。吉州窑海棠啼莺纹以釉下褐彩描绘,花大莺肥,一派春光。
滚滚波涛常出现于宋代的绘画之中,宋代瓷器有简单的水波纹,气势澎湃的波涛纹只见于吉州窑。吉州窑釉下褐彩不但大量使用波涛纹,而且以其作主题纹饰,如宋代绘画“层波叠浪”,汹涌澎湃,使人精神振奋,豪情满怀。
芦苇在宋元文人的笔下常借以抒发江湖飘泊的情怀,多半表现渔隐主题。吉州窑褐彩描绘的芦苇纹除分布在池塘之中,还独以芦苇一二枝作主纹,以少见多,表现浩渺的赣水鄱湖中芦苇意趣。
市风民俗
各位请看,这是舒翁、舒娇父女两人制瓷的雕像。
吉州窑制瓷工匠在史籍留名者只有舒家父女。舒翁、舒娇父女为吉州窑制瓷名手,大致生活在北宋末年至南宋初期。舒翁善塑,舒娇擅画,工艺上乘,售价不菲。南宋初期,吉州文人欧阳鈇写道,舒氏父女瓷塑侧重仙佛。他曾目睹过舒家父女瓷器雕塑。清代《陶录》载:吉州窑“昔有五窑,五窑中,惟舒姓者颇佳。舒翁工为玩具,翁之女舒娇,尤善陶。其土户瓮诸色,几乎哥窑等价。”清代编撰的《青原山志》亦载:“青原山大雄宝殿上所供大净瓷,名曰舒娇,为永和镇舒翁制作,舒娇所画。白地加釉,五彩灿然。”
1981年永和镇吉州窑遗址24座窑岭之一的尹家山发现印款“舒家记”的枕底瓷片,因此当年舒氏父女烧瓷的窑场就在此地。
吉州窑瓷器包含了大量的市风民俗,许多纹饰直接表达了普通百姓的希望与追求:祈盼社会安宁,寓意生活富贵,希望健康长寿,预兆吉利祥瑞,祝愿万事如意。
狮戏球舞盛行于唐,普及于宋,驱邪镇妖,保佑平安。
牡丹被宋人视之为“花中富贵者”。吉州窑牡丹纹恬淡自然,气质富贵。绿釉瓷上花硕叶阔。釉下褐彩瓷宋元两代有别:南宋花头圆胖,花瓣单层,叶作卷草状;元代花形饱满,细线描饰,叶缘出尖。
龟象征神灵、长寿、祥瑞、吉兆、财运等。吉州窑龟背锦纹似龟背斑纹。它以六边形为基本单元,四方连续,用作主纹,似锦裹器,或作地纹环绕开。有的变形为四锦纹。
鱼因谐音“余”, 寓意富足。宋元时期瓷器鱼纹普遍,样式最多。元代鱼纹多装饰于盆的内底,褐彩勾勒,鱼游水动。
银锭为贵金属货币,代表财富。瓷器上锭形几何纹为吉州窑独有,如众锭斜行交替相插,四方连续不断,好像无数银锭铺地。
回纹寓意富贵长盛不绝,也代表情思绵延不断。广泛运用于各种器物之上,也常作衣服的边饰。吉州窑瓷器以回纹作辅助纹,位于主纹上下。
吉州窑剪纸贴花双龙戏珠纹,一实一虚,一阳一阴,昂首腾身,戏火逐珠。摩羯纹,又称鱼龙纹,龙头鱼身,随佛教传入中国。瓷器用其作主题纹饰,寓意避邪纳吉。
在《周易》中取物象义,牛为坤卦之象,故名为“坤牛”,为吉兆之相。南宋、金时流行“犀牛望月”纹,时称“坤牛望月”。吉州窑有釉上贴花“犀牛望月”纹,寓意祈望未来生活美好。
鹿被看作长寿仙兽,鹤被视为长寿仙禽,故鹤鹿常组合使用。吉州窑鹿纹多,或剪纸成形,或褐彩绘画,以口衔灵芝奔鹿纹最为生动,表达了康宁长寿的愿望。鹿谐音“禄”,亦有入仕求贵的寓意。
如意初为搔痒工具,后衍化为彰显身份标志。吉州窑彩绘如意纹外如心形,内有卷云,“品”形排布,寓意“事事如意”。
吉州窑瓷上常见吉言文字,单字“寿”、“福”、“吉”、“祥”等,亦以羊寓意祥;四字 “福如东海”、“福禄永昌”、 “福寿康宁”、 “金玉满堂”、“长命富贵”等。它们皆表达多福、高禄、长寿、吉祥之意,表达了对幸福人生的憧憬。
释痕道迹
宋元吉州佛道流行,寺庙宫观遍布,僧侣教徒人众,宗教用瓷量大,吉州窑烧造了不少带有佛道功用与色彩的瓷器。吉州窑为了迎合民众宗教崇拜的需求,烧造释道神像。吉州窑雕塑瓷器大型者罕见,不易烧造,素胎无饰。小件者除佛像外,还有菩萨、罗汉、神人、仙翁。
展示柜中的这尊素胎佛像于20世纪80年代维修本觉寺塔时在塔顶被发现,佛像面容慈祥,体姿端庄,结跏趺坐于莲花高座之上。胎色白中泛黄,胎质硬度较大,是难得的一件珍品。
吉州窑烧造过大型瓷塔,身高体大,很难烧造,造价较高,所以保存数量较少。庐陵佛徒信众捐献瓷塔,入藏宝塔地宫,虔诚地表达崇拜之情,祈盼佑福。
这座宋代六方素胎瓷塔,高30厘米,檐宽50余厘米。此塔经过第一次烧焙的素胎,还未施釉烧成绿色,其上一截缺失,算不上一件完整的器物。但此塔形体高大,气势恢弘,仿木结构,分段塑制作,注重细部,柱圆梁正,门窗规整,勾阑毕现,斗拱似真,屋檐飞翘,瓦拢分明,雕精致,技巧高超,从中可见吉州窑雕塑瓷器的水平。
宋元吉州道教兴盛,吉州窑瓷器寓含道教文化。瓷器书写道观名、用者姓名、施舍目的、制作时间等,如南宋“天庆观”款瓶。
吉州窑烧造了大量的敬神供佛之器。香炉为大宗产品,器物造型多:有双耳三足、筒形、鬲式、高座式、钵形、六方形等;装饰手法多:单色釉、洒釉彩、剪纸贴花、釉上彩绘、釉下褐彩等。花瓶一般成对使用。
木叶纹盏佛意浓厚,用其喝茶参禅,有助于悟禅明理,达到禅茶一味的境地。
薝葡亦名薝卜,为原产于印度的黄花树,花气宜人。佛教以薝葡比喻佛性的芬芳和如来功德的无量。唐宋僧侣以产于江南的栀子比附佛教的薝葡。故宋人以栀子花寓“禅友”,比“禅客”。用吉州窑独特的剪纸贴花薝葡纹盏饮茶,在静坐冥想时,盏中的薝葡意象可以使饮者明心见性。
摩尼宝珠,又名火焰宝珠,寓意晶润光洁、坚不可摧;同时它还是如意宝珠,有求必应。陶瓷上摩尼宝珠纹少见,吉州窑独有素胎剪纸贴花的摩尼宝珠纹。
品茶赏艺
宋代饮茶构成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王安石曾经说过:“夫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也。”吉州地方饮茶之风同样盛行。吉州窑烧造的瓷器成为不可或缺的茶具。
宋代饮茶方式多样,有泡茶、煎茶、点茶和斗茶等,请各位观看短片《宋代饮茶方式》,形象地了解一下宋代的主要饮茶方式。
墙上的展柜中为 “杨万里观分茶” 复原雕塑
“分茶”是从点茶发展而来的茶艺,有游戏的情趣,又称“茶百戏”。它在点茶的注汤中,用茶匙或茶筅击拂拨弄,在汤面上出现转眼消散的文字、山水、草木、花鸟图案。面前的这组雕塑表现了南宋时著名诗人杨万里到胡铨家赴宴,宴前观看“茶戏”表演的场景。
冬酿醇酒
北宋欧阳修曾给友人写过一首夸赞家乡吉州乡俗风情的诗《寄题沙溪宝锡院》,其中有“酿酒烹鸡留醉客,鸣机织苎遍山家。”前一句写了酿酒请客的情景,所喝就是冬酒。至今吉安冬酒酿造仍然沿用了千年前的方式。我们面前的这组复原场景再现了吉安冬酒酿造的场面。每年寒冬腊月之时,选用上等的糯谷,用泥篾制成的谷砻除去皮壳。将糯米放入木甑,木甑置在铁锅中,米煮熟后,赶紧倒入大木盆,趁热淋水,拌入酒曲,存贮盆里,在酒浆渗出后注水兑成水酒。水酒长期封于坛内,时间长短不一,可以一年、两年、乃至数年。时间一长,水酒变得色泽金黄,香醇爽口,开坛千家香,举杯万人醉。吉州窑也因此烧造了大量的盛酒、饮酒器。
娱玩益智
宋代文人士大夫尤爱棋类活动,围棋最为流行,象棋十分普及。吉州窑烧制了不少棋具。同时吉州窑也烧造了一些娱玩器具。
宋代皇帝喜好围棋,社会各阶层竞技其中,文人官宦乐此不疲。咸淳年间文天祥罢职还乡,每逢出外野游,也必将带上围棋走上一局。吉州窑烧造了棋子罐、围棋子及围棋桌模型。
因唐代传说,巴邛橘园长出特大橘子,剖开看到二叟正在戏棋,遂称象棋游戏为“橘中戏”。吉州象棋普及,为此吉州窑烧制了各种精美的象棋子。象棋高手以文天祥为代表,他酷爱象棋,技高艺精。南宋以文天祥为代表,以吉州为地缘,形成了“江西弈派”。
唐代北方窑场开始烧造瓷丸。吉州窑烧造瓷丸,直径不大,周圆光滑,或施褐釉,或彩绘卷云纹,适合低龄儿童拍推或脚踢。
吉州窑瓷塑玩具种类齐全,价廉物美,孩童喜爱,有房屋模型、飞禽走兽等。质朴实用、生趣盎然,稚气可掬、惹人喜爱。
宋代文人官宦富足闲逸,笼养鹦鹉、八哥等鸟,以养眼、悦耳、添趣、逗乐。鸟食罐既是喂鸟的盛食器,也是鸟禽的陪衬物。吉州窑鸟食罐底尖或平,一侧附系,加彩装饰,小巧玲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