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12/28 9:52:45 访问统计:709
12月27日,由吉州窑博物馆与龙泉市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天下龙泉——龙泉青瓷传承与创新》展览在吉州窑博物馆临时展厅正式展出。
本次展览分千峰翠色、青出于蓝两个部分,展现了龙泉青瓷的历史变迁及工艺特色,共展出50余件(套)龙泉青瓷文物和七件现代龙泉青瓷艺术品,旨在积极探索新时代博物馆展览模式,拓展吉安、龙泉两地开放发展新空间,促进两地文化交流。
展览名称
《天下龙泉——龙泉青瓷传承与创新展》
展览时间
2024年12月27日-2025年3月28日
展览地点
吉州窑博物馆临时展厅
主办单位
吉州窑博物馆、龙泉市博物馆
展览信息
龙泉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是一方山清水秀、风光旎丽的人间净土,素有“处州十县好龙泉”的美誉,也是“中国青瓷之都”。龙泉青瓷闻名于世,起源于南北朝,发展于隋唐五代,南宋达到鼎盛,历经1700多年烧造历史,在世界陶瓷史和国际贸易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龙泉凭瓷生辉。龙泉窑所开创的“哥窑”、“弟窑”青瓷,研制的“粉青”、“梅子青”釉色把青瓷烧制技艺推向极致,烧制出宁静简约、如翠似玉、温润谦和且具有玉文化审美内涵的龙泉青瓷。2006年,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09年,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品录”,成为全球陶艺类迄今为止唯一的“人类非遗”。现今,青瓷传统产业在龙泉传承有序、创新不断、发展良好,是当代中国文化产业复兴的良好样板。
部分展品展示
青釉盘口双系长颈带盖瓷瓶
北宋(960-1127)
青釉荷叶盖瓷瓶
元(1206-1368)
青釉牡丹纹凤尾瓷瓶
明(1368-1644)
青釉白菜形瓷瓶
中华民国(1912-1949)
龙纹天球瓶【作者:夏侯文】
作品《龙纹天球瓶》尺寸:高37公分、腹径27公分
器型古朴端庄,肩部雕刻一圈浪纹图案,左右系上双耳双环,使之动中有静,别具特点,再露出朱砂胎体,雕刻图案清晰,有优美的艺术效果。而且作品的圆型部分用膨胀系数不一致的白土画上龙纹,烧制后纹样显露,灰白分明,纹片有大有小,开创了哥窑工艺史上新纪元。
秋韵【作者:徐凌】
《秋韵》徐凌以一种独有的拉胚技法,在拉胚的过程中将胚体拉成里外两种不同的质地。里面是弟窑瓷土,外面是哥窑和弟窑混合的绞胎瓷。里外并不通透,里面素净,外面绚烂,完全以两种不同的面貌结合在一起。无论是绞胎的自然泥痕,还是刻刀的有规律与无规律的划痕,徐凌有意识地尊重了泥性的语言,尊重了器皿的构成形式。这些看似单纯的构成形式却能够形成自然的无限世界,单纯的器物造型却有着广袤的想象空间。
天与地【作者:卢伟孙】
《天与地》小口瓶
形似清初蛋形瓶。小口、短颈、丰弧肩、椭圆腹、矮圈足。通体施粉青釉色。口沿隐约透露出灰白色,足部露胎出呈铁黑色,具“紫口铁足”特征。腹部以上呈现出不同色相绞泥的平行弦纹效果,腹中部以下开片细碎,纹片灰黑色。哥窑器以纹片著称,弟窑以无纹片粉青釉色最佳。该作品哥、弟合壁,釉色淡雅,胎质细密,制作规整,造型精巧秀雅,风格独特。
本次展览萃集50余件古今龙泉青瓷作品,工艺精湛,制作考究,兼具实用与欣赏性,集中展示了当地艺术大师的高超技艺。让观者可睹其形,品其华,赏其美,从中感悟和领略中国博大精深的陶瓷文化。展览至2025年3月28日结束,欢迎广大游客前来观展~
版权所有 2015-2025保留所有权利
联系电话:18146766541 0796- 8433516 赣ICP备16009587号 赣公网安备 36082102000092号
网站版权由吉安县文物保护服务中心(吉安县博物馆、吉州窑博物馆)所有 技术支持:吉安县庐陵科技 备案号查询:工信部网站:https://beian.miit.gov.cn/ 你是本站的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