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6/19 11:09:06 访问统计:171
2023年,吉安县博物馆(吉州窑博物馆)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文物工作的各项部署,坚决贯彻执行“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工作举措,踔厉奋发,担当实干,不断推动新时代吉安县文物工作高质量发展。2023年,在第十一届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联席会上公布了2020-2022年度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年度优秀推荐,吉州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荣获“社会活动组织推荐”;李静芬同志荣获2023年江西优秀传统文化讲解比赛优秀奖和2023年全省博物馆讲解比赛二等奖;博物馆文创产品荣获“全市优秀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奖项;博物馆元青花龙纹高足杯藏品获评“吉安市十大文物珍品”奖项;短视频作品《茅庵岭龙窑遗址》荣获2023年吉安市博物馆系统“物话庐陵”短视频评选推介活动视频制作优秀奖。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大文物保护力度,筑牢文物事业发展根基。
一是扎实做好文物保护基础工作,推动文物保护工作提档升级。着力加强文物保护力度,推进文物保护从数量增长走向质量提升。开展长江流域重点区域不可移动未定级革命文物资源调查,75处不可移动未定级革命文物纳入为江西省长江流域重点区域资源名录内,进一步夯实了全县红色文物资源基础;做好第九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备库申报工作,编制清都观和本觉寺塔申报文本,争取将两处省保单位纳入后备库;积极配合做好吉安市红色文化资源数据库建设及井冈山片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及时提供相关数据的资料;强化规划引领,有序有效推进《吉州窑遗址文物保护规划》修编工作。
二是压紧压实文物安全责任,筑牢管护防线。有力贯彻落实全市文物保护“六个一”工作责任制,细化文物安全工作,制定《吉安县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责任包干工作制实施方案》,压实属地管理责任,明晰乡镇职责职能,36处县级以上文保单位均已挂牌公示;同时,县里相关部门开展了4次安全检查,对县域内文保单位的建筑安全和消防安全进行督查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和隐患督促跟踪及时整改到位,强化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文物安全监管体系,文物安全监管水平跨上新台阶。
三是谋划争资,稳步推进文物保护工程。积极开展项目申报,提早谋划储备一批重点项目,一是编制《吉州窑遗址安防工程》、《萧近高官厅维修工程》、《可移动文物修复》和《数字课堂》四个项目计划书,争取项目立项;二是编制了吉州窑窑址——茅庵岭窑址本体保护修缮工程设计方案和吉州窑遗址病虫害监测及治理维护工程勘察设计方案,积极争取国家文保专项资金;三是做好 “三防”项目争资工作,编制《萧氏世德堂消防工程》、《罗石冰故居消防工程》方案,争取项目经费70万元;四是高标准高质量实施项目,2023年争取到278.64万元资金实施完成了官田延福西区苏维埃政府旧址(刘氏正伦堂)维修工程,红六军团十七师官兵驻地旧址(金沙庵)部分维修工程也已完成,茅庵岭龙窑遗址保护项目顺利通过国家文物局组织的文保工程检查,吉安县博物馆(吉州窑博物馆)可移动文物数字化保护利用项目也顺利完成,有效地增强了吉安县文物保护工作的主动性。
二、做好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
吉安县博物馆(吉州窑博物馆)作为吉安县的重要宣传窗口,认真做好博物馆博物馆开放和接待工作,积极参与做好了井冈山干部学院现场教学培训班、全省万名乡贤回乡活动等重大接待工作。2023年博物馆除周一闭馆外均免费对外开放,共接待游客50.06万人次。
一是加强交流合作,积极推出各类临时展览,提升陈展影响力。为了“让文物活起来”,进一步整合馆藏资源,提升策展能力,吉安县博物馆(吉州窑博物馆)积极与其它单位开展交流合作,引进和推出优秀展览,举办了《贯彻新思想 铸造新辉煌——二十大精神主题吉州窑陶瓷作品展》、《瓷光剪影——剪纸艺术展》、《吉州窑火 生生不息——吉州窑陶瓷产业传承创新型人才培养作品成果展》等展览,在万安县博物馆举办《片瓷吉语一一吉州窑遗址出土瓷片展》,协助江西省博物馆举办了《趣闻——小跃鹿的“奇幻”世界》,联合浙江省“千杯盏”在保加利亚举办茶和天下雅集展览活动,《吉州窑现代陶瓷艺术作品展》在摩尔多瓦国家艺术博物馆展出。博物馆不断挖掘文化内涵,让博物馆展览常看常新,吸引更多的观众走进博物馆参观学习,同时借助平台加强交流,拓展文化传播渠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是加强基地建设,打造研学品牌。博物馆正式挂牌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同时与景德镇陶瓷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新签订教学及就业实习基地协议。为提升博物馆服务质量和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博物馆组织工作人员参加全国讲解员线上培训班、江西省文化艺术基金陶瓷修复技艺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吉安市文博业务骨干培训等。另外,博物馆积极组织讲解员参加全省社科讲解员大赛、全省科普宣讲大赛,加强讲解员自身素质锻炼,为更好的服务观众打下坚实的基础。积极组织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博物馆在原有课程基础上,拓展活动,使研学师生能更直观、更深层次、多元化地了解庐陵文化和吉州窑文化内涵。2023年共接待研学师生1.5万余人次,开展研学活动120余场。
三是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教活动。为满足不同社会层面文化需求,更好地让社会公众享受文化建设成果,博物馆推出了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社教活动,受社会各界普遍好评。博物馆密切结合国际博物馆日、中国遗产日、中国旅游日、春节等节庆日,组织开展一系列文化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互动体验。如:开展盲盒猜猜猜、知识竞答、快乐游馆、植物拓染、关爱留守儿童、进学校、进社区、进军营等活动。同时,活动期间向游客发放《文物保护法手册》、《吉安市红色文物保护立法条例》宣传彩页等,以更加多元的方式向观众展示吉州窑陶瓷文化的内涵,让民众更进一步了解博物馆的工作和功能,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参与文物保护的良好环境,增强广大民众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同时,博物馆对活动的开展情况及时通过自媒体平台和向新闻媒体投稿进行宣传,扩大影响力。
三、2024年工作计划
1.推进吉州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完成整改提升工作,进一步明晰发展地位、丰富遗址公园陈列展示,推动吉州窑遗址保护规划修编和公布。
2.开展全国第四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及江西省红军村调查工作。
3.继续做好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开展社会教育活动和研学活动不少于100场,策划实施3个临时展览。
4.加强对外交流,打造吉州窑博物馆研学品牌。
5.实施完成吉州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整改提升工作、萧氏世德堂(中共赣西南特委、赣西南苏维埃政府旧址)消防工程和罗石冰故居消防工程。
6.编制《曾山故居维修方案》
7.持续开展文物安全各项工作,做好安全检查、排查,补强文物安全薄弱环节,确保文物安全。
8.开展第九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遴选工作。
9.参与全省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县申报工作。
10.举办“5.18国际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活动。
吉安县博物馆(吉州窑博物馆)
2024年2月26日
上一吉州窑博物馆:2024年吉安县博物馆(吉州窑博物馆) 工作报告
下一吉州窑博物馆:2022年吉安县博物馆(吉州窑博物馆) 工作报告
版权所有 2015-2027保留所有权利
联系电话:18146766541 0796- 8433516 赣ICP备16009587号 赣公网安备 36082102000092号
网站版权由吉安县文物保护服务中心(吉安县博物馆、吉州窑博物馆)所有 技术支持:吉安县庐陵科技 备案号查询:工信部网站:https://beian.miit.gov.cn/ 你是本站的第 位访问者